• <tr id="6yhvb"></tr>

    1. <code id="6yhvb"><small id="6yhvb"></small></code>

      <thead id="6yhvb"><option id="6yhvb"></option></thead>
        1. <object id="6yhvb"></object>
        2. 瓊劇插上新翅膀
          發表時間:2023-01-30 來源:海南日報

          《漫話瓊劇·春草闖堂》劇照。

            海南動漫發展較晚,與本土瓊劇聯姻也一直都是空白。兩年前,由省旅文廳指導,省群藝館出品,海南華文博際承接制作的動漫瓊劇公共文化項目《漫話瓊劇》正式啟動,該項目開創了“跨界+融合+創新”于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。通過動漫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的例子,不勝枚舉,而充分發揮動漫藝術的特點,運用動漫語言、動漫手法向世界講述海南故事,推廣瓊劇,《漫話瓊劇》當屬破冰之作。

            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,如何培植新生代瓊劇觀眾,一直是這一古老劇種賡續的瓶頸問題?!堵挱倓 丰槍η嗌倌晗矚g快節奏,尋求冒險、解謎、奇幻等感官刺激的特點,用“不知不覺”的誘導方式,精心講述故事,把瓊劇文化帶進孩子們的視野里。制作團隊總導演周艷以優秀的瓊劇經典劇目和經典人物作為切入點,精選了《張文秀》的“我求得阿十答應”,《海瑞》的“枉吃民粟難建功”,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的“十八相送”,《百花公主》的“暗喜此生逢英雄”,《紅葉題詩》的“遇文哥哥在壽堂”等一批極具代表性、傳承性、傳播性的瓊劇經典唱段,同時特制了張文秀、王三姐、姜玉蕊、文東和、蘇東坡、海瑞、百花公主等20多個重點瓊劇舞臺人物角色的卡通形象。形象設計別具一格,活靈活現,特別有觀眾緣。創作團隊用有趣的劇情,活潑的對白,巧妙地與瓊劇知識科普相互融合,讓孩子們沉浸在精彩故事里的同時,潛移默化地感受瓊劇文化魅力。

            瓊劇演出中的人物塑造、表演形式、音樂舞蹈也被巧妙地用3D動畫效果展示出來。生旦凈末丑變身為動漫造型,別開生面;唱念做打轉換為動漫語言,成為可能;特別是打造出一個專屬于動漫瓊劇的卡通形象——藝多多,可謂是一爆即紅!有了藝多多的穿針引線,使得傳播瓊劇經典中蘊含的藝術價值、文學價值和人生道理更加游刃有余,傳統瓊劇與孩子們之間的隔閡逐漸消解了,青少年與瓊劇溝通的橋梁也就水到渠成。漫話瓊劇貼近青少年,貼近新時代,收獲了孩子們的歡笑,一種瓊劇文化傳播新模式應運而生。

            《漫話瓊劇》作為獨特瓊劇文化品牌IP,其趣味性、多元化和地域性可圈可點。東坡文化、公期民俗、海南美食等本土文化元素巧妙地設計其中,更是匠心獨運。果不其然,節目一經推出,就以其創意新穎的藝術表現,獨具魅力的角色造型和場景設計,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,鮮明生動的人物個性被觀眾熟知,深受觀眾好評,更受青少年青睞,瓊劇受眾渠道自然拓寬,瓊劇“出圈”也就顯而易見了。

            這兩年,省群藝館攜《漫話瓊劇》動畫片走進校園,走進邊遠山區,走進扶貧點,讓更多的孩子們能夠有機會接觸到瓊劇藝術。該活動采用了動畫、瓊劇表演、講座、互動、展覽和瓊劇文創diy的形式,在學校里掀起了一股“瓊劇熱”的浪潮,通過戲曲臉譜diy設計、動漫海報展覽、長卷戲曲文化繪畫創作與精彩動畫片段展示、戲曲知識普及等環節,不僅改變了瓊劇冗長板正的演出模式,更贏得廣大青少年的喜歡,并用心去體驗瓊劇的情感和魅力,傳播效果著實令人驚喜。

            推出“瓊劇+3D動漫”動畫片,創造性地將瓊劇文化與科技融合,沉浸式體驗鏈接傳統文化新表達,風靡全省中小學,一大批青少年成為忠實的瓊劇動畫迷,潤物細無聲,四兩撥千斤,許多只會說普通話的本土青少年開始學講海南話,瓊劇文化種子根植新生代毫無懸念,筑起了一道“風景這邊獨好”的迷人風景線。

            《漫話瓊劇》IP出圈,因其具象,綻放創新活力,衍生了許多周邊產品,如玩偶、帆布袋、紀念u盤、抱枕和瓊劇行當角色的人物手辦盲盒等,鞏固IP形象的同時,意外地吸引了大量粉絲。

            《漫話瓊劇》作為瓊劇文化對外輸出的載體,更是講好海南故事,讓更多受眾認識、了解海南文化的一張明信片。(禤楊洋)


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//